台灣慢性腎臟病(CKD)盛行率約為12%,基因與生活習慣均對其影響顯著。基因方面,特別是與尿酸代謝相關的「ABCG2基因」變異會降低尿酸排泄效率,導致尿酸累積,進而損害腎臟功能,加速腎病惡化。此外,台灣人因基因影響胰島素分泌功能較差,糖尿病盛行率高,糖尿病是導致腎臟病變的主要原因之一,約46%的新洗腎患者與糖尿病控制不佳有關。

生活習慣方面,高油高鹽飲食、缺乏運動、吸菸、肥胖及長期服用止痛藥等都是腎病高風險因素。偏鄉及教育程度較低族群的腎病盛行率更高,顯示社會經濟與衛教資源分布不均也影響疾病發生。台灣政府與醫學會推動多項腎臟病早期篩檢與照護計畫,試圖降低腎病惡化與洗腎患者數量。

綜合而言,台灣腎臟病的高盛行率是基因易感性與不良生活習慣交互作用的結果,且糖尿病控制不佳是主要誘因,改善生活方式與加強早期篩檢是防治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