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健康檢查與長期維護在台灣非常重要,因為慢性腎臟病(CKD)發病率高且多數患者早期無症狀,若未及早發現與治療,可能迅速惡化至末期腎病,需終身透析。因此,透過定期健康檢查(包括尿蛋白、血液腎功能指標如eGFR等)及控制三高(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等危險因子,是預防與延緩腎病進展的關鍵。

台灣國民健康署提供40至64歲民眾每3年一次、65歲以上每年一次的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包含抽血與驗尿檢查,幫助民眾掌握腎功能狀況。此外,地方衛生局如台中市衛生局也積極推動「腎病識能衛教」,強調早期發現與正確認知,並提醒民眾注意尿蛋白(蛋白尿)及血壓控制,避免腎臟微血管受損。

腎臟健康維護的生活原則包括:

  • 三多三少(多喝水、多運動、多休息;少鹽、少油、少糖)
  • 五控三避(控制血糖、血壓、血脂、體重及戒菸;避免濫用藥物、避免過度飲酒、避免腎毒性物質)
  • 五不原則(不亂吃藥、不熬夜、不暴飲暴食、不吸菸、不過度勞累)

糖尿病患者尤其需嚴格控制血糖,因為高血糖會加速腎臟過濾功能損害,亞洲糖尿病患者腎病惡化速度較快。

所以,台灣民眾應善用政府提供的定期健檢資源,透過尿液與血液檢查及早發現腎功能異常,並配合健康生活方式及疾病控制,才能有效維護腎臟健康,降低慢性腎臟病的發生與惡化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