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從新生兒到六個月的睡眠發展階段,會經歷顯著的變化,主要可分為以下幾個重點:
-
新生兒期(0-1個月)
新生兒每天睡眠時間約16小時左右,睡眠時間長且分散,晝夜節律尚未建立,寶寶無法分辨白天與夜晚,睡眠週期主要分為淺睡眠與深睡眠兩階段,醒來頻繁以餵奶和換尿布為主。 -
2-3個月階段
寶寶開始逐漸發展出日夜規律,白天睡眠時間縮短,夜間睡眠時間開始延長,平均每天睡眠約15小時,睡眠次數減少但仍多次分段睡眠(約5-6次),每段睡眠約2-4小時。此時松果體開始分泌褪黑激素,幫助寶寶學習分辨日夜。 -
3-6個月階段
夜間睡眠時間進一步延長,白天小睡次數從3-4次減少到1-2次,睡眠週期逐漸接近成人模式,出現入睡期、淺睡期、熟睡期與快速動眼期等階段。寶寶清醒時間增加,部分寶寶可不需半夜餵奶,總睡眠時間約13-17小時,白天小睡通常分為2-3段。 -
睡眠習慣與環境建議
在此階段,家長可透過白天讓寶寶多接觸自然光,幫助調節褪黑激素分泌,促進夜間睡眠穩定。逐步將睡眠時間往夜晚集中,避免白天睡眠過長,有助於建立規律作息。
所以,嬰兒從新生兒到六個月,睡眠時間由約16小時逐漸調整為13-17小時,睡眠結構從簡單的淺睡與深睡發展為更複雜的多階段週期,並逐步建立日夜節律與較長的夜間睡眠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