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與嬰兒的睡眠發展階段及睡眠時間變化主要可分為以下幾個重點:
睡眠發展階段
-
新生兒期(0-3個月):睡眠主要分為兩個階段——淺睡眠與深睡眠,約佔睡眠時間的70-80%為淺睡眠,20-30%為深睡眠。此時寶寶的睡眠週期較短,約40~50分鐘,且睡眠較不穩定,容易驚醒,因為淺睡眠時間較長,尚未發展出成人般的多階段睡眠結構。
-
4個月後:寶寶的睡眠模式逐漸發展成接近成人的四階段睡眠,包括NREM的三個階段(入睡期、淺睡期、熟睡期)與REM(快速動眼期)睡眠。此時睡眠週期仍約40~50分鐘,但睡眠結構更複雜,寶寶開始有較明顯的睡眠週期轉換,可能出現「半清醒」狀態,導致夜醒現象。
-
3個月後:褪黑激素分泌逐漸穩定,寶寶開始有日夜區分,睡眠也趨於穩定。
睡眠時間變化
年齡階段 | 每日總睡眠時間 | 睡眠特點與作息變化 |
---|---|---|
新生兒期(0-3個月) | 約14-17小時 | 睡眠分散,無明顯日夜差異,睡眠週期短且淺睡眠多,容易醒來。 |
2-4個月 | 約13-14小時 | 睡眠時間仍長,但開始有較明顯的清晨醒來時間(約6點),白天有2-3次小睡。 |
4個月以上 | 睡眠模式接近成人 | 睡眠週期發展成四階段,夜間睡眠較連續,白天小睡時間逐漸減少。 |
寶寶的睡眠週期由淺睡眠與深睡眠兩階段,逐漸發展為成人的多階段睡眠,這是腦部與身體發育的重要過程。淺睡眠與快速動眼期(REM)促進腦部發育,深睡眠則支持生長激素分泌與細胞修復。
總結:新生兒的睡眠以淺睡眠為主,睡眠週期短且不穩定,隨著4個月左右,睡眠結構逐漸成熟,睡眠週期變長且更接近成人模式,睡眠時間也從每天約14-17小時逐漸調整為較規律的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