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塞奶硬塊持續不消的原因與處理方法如下:

主要原因

  1. 乳汁淤積與乳腺阻塞
    乳汁產量過多、哺乳頻率不足、寶寶吸吮力弱或擠乳器使用不當,會導致乳汁滯留在乳腺中,形成硬塊。
  2. 哺乳姿勢不正確
    寶寶含乳姿勢不佳或長期維持固定姿勢,會造成某些乳管引流不良,特別是乳房外上象限(靠近腋下)最容易塞奶。
  3. 外部壓迫
    穿著過緊的內衣、揹帶壓迫或抱寶寶時手肘壓迫乳房,會影響乳汁流通,導致局部乳管阻塞。
  4. 身體狀況與壓力
    育兒生活壓力大、睡眠不足、免疫力低下,容易使塞奶問題加重。

持續不消的可能原因

  • 硬塊區域乳腺持續阻塞,乳汁無法順利排出。
  • 乳腺炎初期未及時治療,導致硬塊紅腫疼痛甚至發燒。
  • 使用吸乳器或擠乳方式不當,反而加重乳頭水腫與乳腺阻塞。

處理方法

  1. 冷敷舒緩
    用冷毛巾、高麗菜葉或冷敷袋局部冷敷15分鐘,減輕硬塊周邊腫脹與疼痛,避免熱敷造成腫塊加劇。
  2. 熱敷與按摩
    餵奶或擠奶前用熱毛巾敷胸部10分鐘,並由外向乳頭輕輕按摩,促進乳腺通暢。
  3. 調整哺乳姿勢
    讓寶寶下巴朝向硬塊位置吸吮,並保持媽媽與寶寶放鬆,有助於乳汁流動與硬塊消散。
  4. 避免使用吸乳器或真空集乳瓶
    塞奶期間改用徒手溫和擠乳,避免乳頭乳暈水腫加重阻塞。
  5. 保持哺乳頻率與排空乳汁
    規律哺乳或擠乳,避免乳汁堆積。
  6. 醫療介入
    若硬塊紅腫、疼痛加劇或伴隨發燒,可能是乳腺炎,應盡快就醫,醫生可能會開抗生素治療。

總結:哺乳期塞奶硬塊持續不消,通常是乳汁排出不順或乳腺炎所致。透過冷敷舒緩、熱敷按摩、調整哺乳姿勢及規律排乳,多數硬塊可改善;若有紅腫疼痛或發燒,需及時就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