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哺餵期間遇到乳房硬塊是常見問題,主要原因與乳汁淤積和乳腺阻塞有關,以下是常見問題與解答整理:

常見原因

  • 奶量過多,寶寶吃不完,導致乳汁淤積形成硬塊。
  • 哺乳或擠奶不規律,如媽媽外出時間過長或工作忙碌,未能及時排空乳汁。
  • 穿著過緊的衣服或胸罩,壓迫乳房造成乳腺阻塞。
  • 精神壓力大、睡眠不足,影響乳腺暢通,容易造成乳腺阻塞。
  • 姿勢不當或躺著壓到乳房,也可能形成硬塊。

乳房硬塊的判斷與處理

  • 乳腺阻塞:硬塊會隨著奶水排出逐漸變小,通常7~10天內消失,不必過度擔心。
  • 若硬塊反覆出現或持續不消,應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 乳房硬塊伴隨發燒、紅腫、劇痛,可能是乳腺炎,需及時就醫。

緩解與預防方法

  • 讓寶寶多吸吮,尤其將寶寶下巴對準硬塊方向,有助於排空乳汁。
  • 規律哺乳或擠奶,避免乳汁堆積。
  • 穿著合身舒適的內衣,避免壓迫乳房。
  • 調整哺乳姿勢,減少乳腺阻塞。
  • 注意休息與減壓,保持良好情緒與睡眠品質。
  • 若硬塊疼痛,可嘗試熱敷促進血液循環,幫助乳汁流通。

何時需就醫?

  • 硬塊持續不消失超過10天。
  • 伴隨發燒、乳房紅腫熱痛。
  • 出現乳房膿瘍或嚴重不適感。
  • 無法透過哺乳或擠奶緩解硬塊。

總結來說,乳房硬塊多因乳汁淤積與乳腺阻塞引起,透過規律哺乳、適當擠奶、舒適穿著及良好休息多能改善。若症狀嚴重或持續,建議及早就醫檢查,以排除乳腺炎或其他疾病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