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媽媽在飲食上應該注意以下幾點,以確保母乳安全且不傷害寶寶:
1. 均衡且充足的營養攝取
哺乳期媽媽需攝取足量的蛋白質(豆魚肉蛋類及乳製品),這不僅維持母乳品質,也提供鈣質與鐵質,支持媽媽與寶寶的健康。每日蛋白質建議增加約15公克,且應以高生理價值蛋白質為主,如牛奶、蛋、海鮮等。此外,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特別是蔬菜水果,能提供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促進腸道健康。
2. 充足水分攝取
水分是製造乳汁的重要原料,建議每天飲用2000~3000毫升水,有助於維持充足奶水量。
3. 避免攝取可能含有毒物質的食物
環境中存在微量有毒化學物質,可能透過食物進入母乳。雖然目前研究顯示這些毒物含量微量,對寶寶影響甚微,但媽媽仍應注意食物來源,避免污染食物,並適量攝取肉類、魚類及脂肪含量較高的食品。
4. 飲食安全小技巧
- 烹調前去除肉類脂肪,減少脂溶性毒物累積。
- 儘量選擇低脂產品,降低毒物攝入。
- 多樣化飲食,避免單一食物來源造成污染風險。
5. 不宜過度限制飲食
過度忌口可能導致營養不足,影響媽媽產後復原與泌乳量,應避免過多飲食禁忌。
綜合以上,哺乳媽媽應保持均衡、多樣化且營養充足的飲食,注意食物安全與來源,並保持良好水分攝取,這樣才能確保母乳品質,避免對寶寶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