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媽媽在飲食上有一些重要的限制與注意事項,以確保母乳品質及寶寶健康:
1. 避免含咖啡因的食物與飲料
- 咖啡、茶、巧克力、可樂等含咖啡因的食物會進入母乳,可能導致寶寶吵鬧、不易入睡。
- 建議每日咖啡因攝取量不超過200毫克,若飲用含咖啡因飲品,最好間隔2至2.5小時再哺乳,以減少影響。
2. 限制酒精攝取
- 酒精會透過母乳傳給寶寶,可能造成寶寶嗜睡、肌肉無力、吸允力下降及生長發育遲緩。
- 台灣兒科醫學會建議每日酒精攝取量不超過每公斤體重0.5公克,約等於一罐350cc啤酒的量。
3. 避免刺激性食物
- 太酸、太辣、味道濃郁的辛香料可能改變母乳味道,影響寶寶接受度。
- 建議哺乳期避免過多辛辣及刺激性食物。
4. 避免加工食品與高鹽、高糖食物
- 加工食品含有較多鈉、磷及人工添加物,可能增加媽媽和寶寶腎臟負擔,且營養素流失。
- 高糖食物和油炸類、加工肉類(香腸、火腿、臘肉等)會引起身體發炎,降低抵抗力,應避免。
5. 營養攝取建議
- 哺乳期媽媽每日需增加約500大卡熱量攝取,包含白飯、水果、低脂奶和瘦肉等。
- 蛋白質來源建議選擇脂肪較少的瘦肉、魚肉(避開魚頭魚肚)、黃豆製品和蛋類。
- 蔬菜和水果攝取量也需充足,若不足可考慮補充綜合維他命和鈣片。
總結表格
注意事項 | 詳細說明 |
---|---|
咖啡因 | 限制每日攝取量,避免寶寶睡眠受影響 |
酒精 | 限量攝取,避免寶寶嗜睡及發育問題 |
刺激性食物 | 避免過酸、過辣及味道濃郁食物 |
加工食品、高糖 | 避免增加腎臟負擔及發炎反應 |
營養補充 | 增加熱量攝取,均衡蛋白質、蔬果及鈣質補充 |
哺乳期媽媽應以均衡、清淡、營養豐富的飲食為主,避免上述禁忌食物,並注意飲食衛生與營養均衡,才能確保母乳品質與寶寶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