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間控制飲食的重要性主要在於確保母乳的營養均衡與品質,進而促進寶寶的健康發育。若媽媽營養不足,不僅會降低母乳分泌量,也會影響母乳的品質,可能對寶寶的成長造成不利影響。
哺乳期間飲食的重要原則包括:
- 攝取足夠蔬果:提供維他命、礦物質及膳食纖維,有助刺激食慾並促進乳汁分泌。
- 補充優質蛋白質:如魚肉、蛋、雞肉等,支持乳汁製造與媽媽體力恢復。
- 補充鈣質:透過牛奶、奶製品、小魚干、豆腐等食物,幫助寶寶骨骼發育及維持媽媽骨骼健康。
- 攝取充足水分:水或湯類食物有助於乳汁分泌。
- 避免過多飲食禁忌:過度限制飲食可能導致營養不良,影響產後復原與乳汁品質。
哺乳期間常見過敏原介紹
母乳中可能含有來自媽媽飲食的過敏原,這些過敏原可能引起寶寶過敏反應,常見的包括:
- 牛奶蛋白(約佔70%以上)
- 雞蛋(約15%)
- 其他可能過敏原:黃豆及其製品、帶殼海鮮、堅果種子、巧克力等
寶寶若出現過敏症狀,如皮膚紅疹、腹瀉、血絲便或肛門周圍紅圈,媽媽可先嘗試減少過敏原攝取量,如將牛奶量從一天兩杯減少至一杯或半杯,症狀若嚴重則需完全避免該過敏原。
不過,醫學研究建議不宜預防性地完全避免這些過敏原,因為透過母乳讓寶寶溫和接觸過敏原,有助於誘發耐受性,降低未來過敏風險。
總結
哺乳期間控制飲食的核心在於均衡營養,促進母乳品質與分泌量,同時注意寶寶可能的過敏反應,適度調整過敏原攝取量。媽媽不宜過度限制飲食,以免影響自身健康及乳汁營養,並可在醫師指導下調整飲食以減輕寶寶過敏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