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月寶寶開始添加副食品時,建議以泥狀或流質食物為主,方便寶寶吞嚥與消化,且應採用單一食材製作,不加調味料,讓寶寶逐步認識食物原味。

副食品製作方法

  1. 食材選擇與準備

    • 選擇不易過敏且易消化的食材,如蘋果、香蕉、地瓜、南瓜、紅蘿蔔、馬鈴薯等。
    • 食材先徹底清洗,切成小塊備用。
  2. 蒸煮

    • 將食材放入電鍋或調理機中蒸熟,蒸煮過程可保留營養且軟化食材,方便打泥。
  3. 打泥

    • 使用攪拌棒、調理機或搗泥工具將蒸熟的食材打成泥狀,可依食材特性加入適量蒸煮水調整稠度。
  4. 副食品範例

    • 地瓜米糊:熟地瓜與熟白米加水攪拌成泥。
    • 什錦茶碗蒸:豬肉末、雞蛋、胡蘿蔔蒸熟打成泥(適合稍大寶寶)。
    • 魚肉蔬菜粥:白魚肉與蔬菜煮熟剁碎混合稀飯。

注意事項

  • 從少量開始,例如一茶匙,逐漸增加份量,觀察寶寶是否有過敏或不適反應。
  • 單一食材試吃3-5天,確保寶寶無過敏反應後,再嘗試新食材。
  • 副食品質地由稀到稠,逐步訓練寶寶咀嚼與吞嚥能力。
  • 不添加鹽、糖或其他調味料,避免刺激寶寶腎臟與味覺發展。
  • 副食品應在奶量之外補充,建議先吃副食品再喝奶,避免寶寶因喝奶飽而不願嘗試新食物。
  • 注意衛生,製作過程中保持器具清潔,避免交叉感染。

工具建議

  • 攪拌棒、調理機、搗泥器、食物剪等,方便製作與調整食物泥的質地。

總結來說,4個月寶寶副食品應以單一食材、泥狀或流質、無調味為原則,從少量開始,逐步增加種類與份量,並密切觀察寶寶反應,確保安全與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