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間乳房疼痛的自我照護與就醫時機如下:

自我照護方法

  1. 持續哺乳或擠奶
    持續哺乳是緩解乳房疼痛及預防乳腺炎的重要方法,能幫助乳汁排空,避免乳汁淤積加重疼痛。如果哺乳時乳頭疼痛或寶寶拒絕吸吮,可用手擠乳或吸乳器保持乳腺通暢。

  2. 冷敷緩解腫脹與疼痛
    使用冷敷(非冰敷)可減輕乳房腫脹與疼痛,冷敷時間與方式可依個人舒適度調整,例如用毛巾包裹冰袋或使用高麗菜葉(需確保清潔)。

  3. 乳房按摩與變換哺乳姿勢
    輕柔按摩乳房及變換哺乳姿勢,有助於乳管通暢,減少乳汁淤積,緩解脹痛。

  4. 保持乳房清潔與穿著舒適
    每日用溫水清潔乳房,避免刺激性清潔劑,穿著透氣且不過緊的胸罩,減少乳頭破皮與乳腺壓迫。

  5. 維持良好生活習慣
    多喝水、多休息,均衡飲食,避免壓力過大,有助於身體修復與泌乳功能正常。

  6. 使用止痛藥物
    若疼痛明顯,可視需要使用安全的止痛藥,如acetaminophen或NSAID,緩解不適。

何時應就醫

  • 症狀持續不改善
    若乳房疼痛、紅腫、硬塊等症狀持續超過24至48小時未見改善,應儘速就醫。

  • 出現發燒或全身不適
    有發燒、寒顫、乳房紅腫範圍擴大或疼痛加劇,可能是乳腺炎或膿瘍,需醫療介入。

  • 哺乳困難或乳頭嚴重破損
    若乳頭疼痛難耐,影響哺乳,或乳房出現明顯腫塊,建議尋求專業協助。


所以,哺乳期間乳房疼痛多數可透過持續哺乳、冷敷、按摩及良好生活習慣自我照護,但若症狀持續惡化或伴隨發燒等情況,應及早就醫,以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