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乳痛主要是因為乳腺管阻塞或乳汁無法順利排出所引起,常見成因包括:
- 乳腺管阻塞:奶量過多、寶寶吸吮不充分或哺乳姿勢不正確,導致乳汁積聚在乳腺管內,造成乳房脹痛和硬塊。
- 哺乳姿勢不正確:寶寶吸奶效率降低,乳汁無法完全排空,容易引起乳房不適。
- 哺乳頻率過低:乳汁積累過多,導致乳房脹痛。
- 乳頭小白點:乳腺末端開口被阻塞,乳汁淤積形成小白點,若未及時處理可能引發乳腺炎。
- 飲食與生活習慣:飲食過於油膩、水分攝取不足、穿著過緊的內衣或衣物也可能影響乳汁流通。
醫師與泌乳顧問的處理建議
-
改善哺乳姿勢
確保寶寶含乳姿勢正確,提高吸吮效率,幫助乳汁順利排出。 -
增加哺乳頻率
避免乳汁積聚,建議定時親餵或擠奶,保持乳房乳汁流通。 -
乳房按摩與熱敷
可用順時針方向輕柔按摩乳房,尤其是硬塊周圍,促進乳汁流動;熱敷或敷高麗菜葉也有助於緩解脹痛。 -
避免用力揉壓硬塊
避免垂直用力揉推硬塊,以免造成發炎,改用輕柔晃動和點壓刺激泌乳反射。 -
注意飲食與水分攝取
避免油膩食物,保持充足水分,防止乳汁黏稠難排出。 -
處理乳頭小白點
觀察乳頭是否有小白點,若有阻塞情況,應及時清理並調整哺乳方式,避免乳腺炎發生。 -
及時就醫
若乳房硬塊持續超過12~24小時未改善,疼痛加劇或出現發燒等症狀,應立即就醫,避免乳腺炎或膿腫形成。
以上建議通常由泌乳顧問指導哺乳技巧與乳房護理,醫師則負責診斷及治療可能的感染或嚴重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