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腸癌家族史者建議從40歲開始做篩檢,且每2年進行一次糞便潛血檢查。若無家族史者,則建議從45歲開始每2年做一次篩檢。
具體說明如下:
-
篩檢年齡:
- 40至44歲:若有一等親(父母、兄弟姊妹、子女)曾罹患大腸癌,建議開始做篩檢。
- 45至74歲:一般民眾皆可每2年做一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
-
篩檢方式:
- 主要以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為主,陽性者再進一步安排大腸鏡檢查。
- 對於有家族性遺傳疾病(如家族性息肉症、遺傳性非息肉症大腸癌)者,可能需更早且更頻繁進行大腸鏡檢查,需由醫師評估。
-
政策背景:
- 台灣自2025年起,公費大腸癌篩檢年齡下修,擴大40-44歲有家族史者納入免費篩檢,目的是及早發現高風險族群,降低大腸癌發生率與死亡率。
-
篩檢頻率:
- 建議每2年做一次糞便潛血檢查,若有異常則需進一步檢查。
因此,若家族中有直系親屬罹患大腸癌,建議從40歲開始定期接受篩檢,並配合醫師建議進行適當的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