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選適合自己的糙米,建議先從口感和腸胃耐受度考量,初次嘗試可選擇胚芽米(保留胚芽、去除米糠,口感較軟且營養較白米豐富),或將糙米與白米混合食用,逐漸增加糙米比例以適應其較硬的口感和較高的纖維量。
具體挑選與食用建議包括:
-
選擇種類:
- 胚芽米:保留胚芽,去除米糠,口感較軟,營養比白米豐富,適合初次嘗試者。
- 一般糙米:保留米糠和胚芽,營養最完整,但口感較硬,適合能接受較嚼勁的人。
-
烹調方法:
- 烹煮前先浸泡30分鐘至1小時,讓米粒吸水軟化,縮短烹調時間並改善口感。
- 水量比例約1:1.2~1.5,依個人口感調整。
-
食用量與適應:
- 初期建議將糙米或胚芽米與白米混合(例如白米:糙米=3:1),逐步增加糙米比例,避免腸胃不適如脹氣或胃痛。
- 腸胃較弱或有特殊疾病者(如腎臟病)應注意攝取量。
-
健康考量:
- 糙米含豐富膳食纖維、維生素B群、維生素E及礦物質,有助於血糖控制和腸胃健康。
- 白米雖易消化,但營養較單純且升糖指數較高,糖尿病患者應慎選。
所以,挑選糙米時可先從胚芽米或糙米與白米混合開始,搭配適當的浸泡和烹調方法,並依個人腸胃狀況調整攝取量,逐步適應糙米的口感與營養,才能達到健康飲食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