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後呼吸困難主要是因為胎兒成長壓迫橫隔膜,導致肺部無法完全擴張,母體為了滿足胎兒與胎盤的氧氣需求,會自然增加呼吸頻率,造成呼吸淺而急促的感覺。此外,孕婦若有貧血,因血液中攜氧能力下降,也會加重呼吸困難的症狀。

具體原因包括:

  • 胎兒壓迫橫隔膜:隨著寶寶長大,子宮上升壓迫橫隔膜,使肺部擴張受限,呼吸變淺且急促。
  • 氧氣需求增加:孕婦體內需供應胎兒及胎盤更多氧氣,身體會自動提高呼吸頻率。
  • 貧血:若孕婦有貧血,血紅素減少,氧氣運送能力下降,身體需加快呼吸以補足氧氣。
  • 心臟負荷增加:懷孕期間心臟負荷增加30-50%,心跳速率提升10-20%,也可能導致喘和心悸。

醫療建議:

  • 定期產檢檢查貧血,若有貧血,補充含鐵食物或醫師建議的鐵劑。
  • 適度休息與避免過度勞累,減少呼吸負擔。
  • 若呼吸困難伴隨胸痛、嚴重心悸、持續性喘息或其他異常症狀,應立即就醫,排除心肺疾病或其他病理狀況。
  • 在醫師指導下,針對嚴重呼吸困難可能需進一步檢查與治療,特別是有心肺疾病風險者。

通常懷孕後期(約35-36週)胎兒下降至骨盆,橫隔膜壓迫減輕,呼吸困難症狀會自然改善。若症狀持續或加重,建議儘速諮詢婦產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