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直肌分離的自我檢測方法主要是透過平躺並彎曲膝蓋,腳底貼地,利用腹部用力讓頭部稍微離地,然後用手指觸摸腹直肌中間的縫隙來判斷分離程度。

具體步驟如下:

  1. 平躺並彎曲膝蓋,腳底貼地
  2. 腹部用力,讓頭部離開地面(肩胛骨離地),背部仍保持貼地。
  3. 將手指放在腹直肌中間的縫隙處,通常是在肚臍上方或肚臍附近的中線位置。
  4. 判斷縫隙寬度
    • 縫隙只能放入2根手指以內,屬於正常狀態。
    • 縫隙可放入2~3根手指,表示有腹直肌分離,需要進行改善。
    • 縫隙超過3根手指寬,建議就醫評估,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有些資料也提到,若分離寬度達2公分以上,即屬於腹直肌分離症,需醫師評估是否進行腹直肌縫合手術。

此外,檢測時可請家人協助,感受腹部肌肉是否緊繃,若腹部中線感覺鬆軟且有明顯縫隙,即為腹直肌分離。


補充說明

  • 腹直肌分離多發生於產後婦女,因懷孕期間子宮增大,腹部肌肉被拉伸,且荷爾蒙變化(如鬆弛素)使肌肉筋膜變鬆。
  • 自我檢測時,手指放置位置可在肚臍上方、中間或下方,因分離程度可能不同。
  • 若自我檢測結果顯示分離,建議尋求物理治療或專業醫師評估,避免錯誤運動加重病情。

以上方法在台灣多家醫療與健康網站均有類似描述,為目前常見且簡便的腹直肌分離自我檢測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