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中生面臨的升學壓力主要來自考試成績、家長期待及競爭激烈的升學環境,這些壓力對他們的心理與身心健康產生顯著負面影響。研究指出,約有近三成國中生因課業壓力出現自我傷害或輕生念頭,且有15%學生因焦慮導致失眠,13.8%有頭痛或胃痛等身體不適,10.3%出現飲食異常情況。

升學壓力的來源包括每天頻繁的考試、放學後補習及高自我要求,且成績排名與家庭經濟狀況會影響壓力感受,社會期待與生涯發展的壓力也因人而異。此外,對升學政策不熟悉會增加不確定性與壓力,建議學校加強政策宣導以減輕學生負擔。

心理因應方面,女生較常使用正向或負向的因應方式,國三學生較易採取逃避現實的策略,這可能影響其心理調適能力。獨處能力與主觀生活壓力也與身心健康密切相關,良好的獨處能力有助於減緩壓力對健康的負面影響。

教育改革如十二年國教的實施,雖有助於減輕部分升學壓力,但競爭與考試壓力仍普遍存在,尤其是基本學力測驗仍是決定升學的重要關鍵。

綜合而言,台灣國中生的升學壓力不僅影響心理健康,還會引發身體不適與行為問題,需透過政策宣導、學校輔導及家庭支持等多方面介入,才能有效緩解其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