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親班與課後班對孩子身心負擔的影響主要體現在課業壓力過大、時間過長以及缺乏生活體驗與休息空間。
在台灣,許多國小學生放學後參加安親班或課後班,常常面臨以下幾個問題:
-
課業壓力過重:安親班常被視為「趕作業中心」,孩子們放學後多半匆忙完成大量作業和考卷,缺少自主學習與思考的時間,導致學習熱情降低。
-
時間過長,身心疲憊:根據調查,近六成孩子安親班時間超過五天,約三成孩子要待到晚上七點以後,甚至有超過一成孩子晚上八點才回家,整天學習時間超過12小時,影響與家人共餐及休息,長期恐影響健康。
-
缺乏生活體驗與遊戲時間:孩子在安親班多半坐著完成作業,缺少探索、玩樂及練習生活技能的機會,這對身心發展不利。
-
教學品質參差:部分安親班為了效率,直接給答案,忽略思考過程,影響孩子的學習品質。
此外,對於身心障礙學生,課後照顧資源不足,且部分安親班因缺乏特教師資或擔心家長反彈,拒絕接收這類學生,造成其身心照顧缺口。
總體而言,台灣的安親班與課後班雖提供課後照顧,但因時間長、課業重、缺乏多元活動,容易造成孩子身心負擔過重,影響健康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