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水中毒的風險主要來自於過量飲水導致體內水分過多,稀釋血液中的電解質(如鈉離子),造成低鈉血症,進而引發頭痛、嘔吐、抽搐甚至生命危險。孕婦因生理變化對水分需求增加,但過量飲水仍可能帶來水中毒風險,因此需適量飲水,避免一次大量喝水。
預防孕婦水中毒的重點包括:
-
適量飲水:懷孕初期建議每日飲水量約1500~2000毫升,中後期若有水腫症狀可適當控制飲水量。
-
避免喝不安全的水:避免飲用久煮或反覆煮沸的水,因為這類水中有害物質(如亞硝酸鹽、砷)濃度會增加,對孕婦和胎兒有害。也應避免未煮沸的自來水和長時間存放的熱水瓶水,以免攝入致癌物或有害亞硝酸鹽。
-
選擇安全水源:建議使用經過高效過濾系統(如反滲透系統)的水,或選擇有品質保證的瓶裝水,確保水質安全,避免細菌感染等風險。
-
避免冰水:冰水可能對孕婦腸胃不利,建議飲用溫開水以促進吸收。
-
定期檢查水質:若居住地水質有疑慮,應定期檢測並關注當地水源污染狀況,採取相應防護措施。
所以,孕婦應保持適量且安全的飲水習慣,避免過量飲水及飲用不潔或不安全的水源,以降低水中毒及其他水質相關風險,保障自身與胎兒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