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滿一歲嬰兒不建議趴睡,主要是因為趴睡會大幅增加嬰兒猝死症(SIDS)和窒息的風險。具體原因包括:
-
呼吸道阻塞與窒息風險:趴睡時嬰兒臉部可能被床單、枕頭或其他物品覆蓋,導致呼吸困難或窒息,且家長不易及時察覺。
-
口水積聚與嗆到風險:趴睡容易使口水聚集,增加口水疹和嗆到的可能。
-
二氧化碳再吸入:趴睡時吐出的二氧化碳可能被嬰兒重新吸入,造成血液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氧氣不足,進一步增加窒息風險。
-
體溫調節困難:趴睡不利於散熱,容易導致體溫過高,而體溫過高是嬰兒猝死的危險因子之一。
-
肌肉控制尚未發展完全:未滿一歲嬰兒肌肉控制能力不足,若趴睡時不慎翻身壓住口鼻,難以自行脫困。
因此,衛福部及多數兒科專家建議,嬰兒在滿一歲前應採用仰睡姿勢,以降低猝死及窒息風險。若擔心頭型問題,可透過定時變換嬰兒仰睡時的頭部方向來改善,而非讓嬰兒趴睡。
所以,未滿一歲嬰兒趴睡的危險性主要在於呼吸阻塞、二氧化碳積聚、體溫過高及肌肉控制不足,這些因素都會增加猝死和窒息的風險,因此不建議採用趴睡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