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趴睡的安全性存在明顯風險,專家普遍不建議1歲以下嬰兒採用趴睡姿勢,主要原因包括:
-
呼吸道阻塞與窒息風險:趴睡時,嬰兒臉部可能被壓迫或被寢具阻擋,導致呼吸困難甚至窒息,家長難以即時察覺。
-
口水積聚與嗆奶風險:趴睡容易使口水聚集,可能引發口水疹,且嬰兒吐奶時液體容易流入氣管,增加嗆奶和窒息的危險。
-
體溫過高:趴睡限制頭部與空氣的流通,導致散熱不良,嬰兒體溫過高,而體溫過高是嬰兒猝死症(SIDS)的危險因素之一。
-
增加猝死症風險:研究和衛福部資料均指出,趴睡是嬰兒猝死症的重要危險因子。
雖然部分父母認為趴睡有助於頭型發展,但目前並無科學證據支持此說法,反而建議以仰睡為嬰兒最安全的睡姿。
若嬰兒喜歡趴睡,建議等到嬰兒發展出翻身能力(約2個月以上且能自主翻身)後,再在有大人監督的情況下讓嬰兒趴睡,並確保睡眠環境安全,避免寢具阻塞呼吸。
總結來說,為了降低窒息、嗆奶及猝死風險,嬰兒在1歲前應以仰睡為主,避免趴睡,並注意睡眠環境的安全與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