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趴睡的風險主要包括:
-
呼吸道阻塞與窒息風險:趴睡時,寶寶的臉部可能被床墊或其他物品壓迫,導致口鼻被阻擋,造成呼吸困難甚至窒息,尤其是3、4個月以下頸部肌肉尚未發展完全的嬰兒,無法自行移開頭部。
-
口水積聚與嗆奶:趴睡容易讓口水或溢奶積聚在臉部,可能引發口水疹、皮膚發炎,且增加嗆奶或窒息的危險。
-
體溫過高:趴睡限制了頭部與空氣的流通,可能導致散熱不良,增加體溫過高的風險。
-
二氧化碳積聚:臉部貼近床墊時,呼出的二氧化碳可能積聚,寶寶吸入富含二氧化碳的空氣,造成缺氧。
為了避免壓到寶寶的臉鼻及降低趴睡風險,建議採取以下措施:
-
避免讓1歲以下嬰兒趴睡,尤其是睡眠時,應以仰睡為主,這是目前公認最安全的睡姿。
-
營造安全睡眠環境:使用堅實的床墊,避免放置枕頭、棉被、填充玩偶等鬆軟物品,防止臉部被壓迫或阻塞呼吸道。
-
在清醒時短暫趴睡:大人在旁監督下,讓寶寶趴著玩耍,有助於肌肉發展及分散頭部壓力,但不可讓寶寶趴睡入睡。
-
定期觀察寶寶睡姿與呼吸狀況,確保臉部無被壓迫或阻塞,並保持睡眠環境通風良好。
總結來說,趴睡對1歲以下嬰兒的風險遠大於好處,建議以仰睡為主,並注意睡眠環境安全,才能有效避免壓到臉鼻及相關窒息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