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營養補充依照三個階段有不同的重點與推薦食材,以下為詳細說明:
第一孕期(0~3個月)
- 營養重點: 葉酸、碘、均衡五大類食物,避免菸酒與咖啡因,注意噁心嘔吐導致的脫水與電解質失衡。
- 推薦營養素:
- 葉酸:促進胎兒神經系統發育,建議每日600微克。
- 碘:促進胎兒腦部發育,建議每日225微克。
- 推薦食材: 深綠色蔬菜(如菠菜)、豆類(豌豆、大豆)、全穀物、新鮮水果。
- 注意事項: 嚴禁菸酒及咖啡因,藥物需醫師指示服用。
第二孕期(4~6個月)
- 營養重點: 增加熱量攝取(約每日多300大卡),補充鈣質與膳食纖維,開始補充DHA。
- 推薦營養素:
- 鈣:幫助胎兒骨骼發育與穩定孕婦血壓,建議每日1000毫克。
- 膳食纖維:建議每日攝取約32克,有助改善便秘。
- DHA:促進胎兒腦部發育,建議每日200毫克。
- 推薦食材: 牛奶、小魚(高鈣)、深海魚類(鯖魚、鮭魚、沙丁魚)、蔬果、五穀根莖類。
第三孕期(7個月~生產)
- 營養重點: 增加鐵質攝取以應付胎兒快速成長及孕婦血液量增加,避免影響鐵吸收的食物。
- 推薦營養素:
- 鐵質:促進胎兒儲存鐵質與孕婦造血。
- 推薦食材: 豬肝、黑木耳、紅肉等高鐵食物。
- 注意事項: 避免茶飲、咖啡等含單寧酸及咖啡因飲品,因會影響鐵質吸收。
總結表格
孕期階段 | 主要營養重點 | 推薦食材 | 注意事項 |
---|---|---|---|
第一孕期 (0-3月) | 葉酸、碘、均衡五大類食物 | 深綠色蔬菜、豆類、全穀物、水果 | 避免菸酒、咖啡因,藥物需醫師指示 |
第二孕期 (4-6月) | 鈣、膳食纖維、DHA、增加熱量 | 牛奶、小魚、深海魚、蔬果、五穀根莖類 | 多喝水,改善便秘 |
第三孕期 (7月-生產) | 鐵質補充 | 豬肝、黑木耳、紅肉 | 避免茶、咖啡,影響鐵吸收 |
以上建議有助於孕婦在不同孕期階段獲得胎兒與自身所需的均衡營養,促進母嬰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