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不同階段的營養素需求與補充策略如下:
孕期階段 | 主要營養需求 | 補充策略與注意事項 |
---|---|---|
第一孕期(0~3個月) | 葉酸、維生素B群(B2、B6、B12)、均衡五大類食物 | 葉酸是預防神經管缺陷的關鍵,建議補充足量葉酸。維生素B群有助於代謝與細胞分裂。此時胎兒器官分化,孕婦應避免菸、酒、咖啡因,且藥物服用需醫師指導。由於孕吐可能導致食慾不振,需注意水分與電解質平衡,保持均衡飲食。 |
第二孕期(4~6個月) | 鈣質、維生素D、DHA、鎂、膳食纖維 | 胎兒骨骼與神經快速發育,需補充鈣質與維生素D以促進骨骼健康,DHA有助於神經發育。鎂有助於維持生理機能。孕婦血液量增加,需多攝取膳食纖維及多喝水以預防便秘。可搭配益生菌調整消化系統。 |
第三孕期(7個月~出生) | 鐵質、蛋白質、維生素C(促進鐵吸收) | 胎兒快速成長,開始儲存鐵質,孕婦血液量增加,需大量補充鐵質以預防貧血。避免茶飲、咖啡等含單寧酸及咖啡因飲品,因會影響鐵吸收。多食用高鐵食物如豬肝、木耳、紅肉及海鮮。蛋白質攝取也很重要以支持胎兒發育。 |
補充建議總結
- 葉酸:孕前及孕早期每日建議補充400微克以上,預防胎兒神經管缺陷。
- 鐵質:孕早期約15毫克/日,孕中後期增至45毫克/日,防止孕期貧血。
- 鈣質與維生素D:促進骨骼發育,尤其孕中期開始加強補充。
- 維生素B群:支持能量代謝與細胞分裂,素食孕婦需特別注意B12補充。
- DHA:有助胎兒腦部與視網膜發育。
- 膳食纖維與水分:改善孕期便秘。
孕婦應以多樣化均衡飲食為主,搭配適當的營養補充品,並遵循醫師建議,避免自行服用藥物或過量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