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中鐵含量與6個月後嬰兒營養需求的變化如下:
-
6個月內的母乳寶寶通常不會缺鐵,因為母乳雖然鐵含量低(約0.5-1毫克/公升),但其鐵質的生物利用率非常高(約50-75%),遠高於配方奶的鐵吸收率(約4-10%),因此足以滿足嬰兒前6個月的鐵質需求。
-
6個月後嬰兒體內儲存的鐵質逐漸耗盡,此時即使繼續哺餵母乳,也需要額外補充富含鐵質的副食品,以避免缺鐵性貧血的風險。研究顯示,6個月後才開始添加副食品的寶寶,其血液中的鐵濃度較早於4個月後添加副食品的寶寶低,但臨床意義仍需評估。
-
母乳中的其他成分如維生素C和乳糖有助於鐵的吸收,因此母乳仍是重要的營養來源,但6個月後應搭配含鐵豐富的固體食物,如蛋黃、紅肉、豬肝等,並注意食物的衛生安全。
-
母乳可持續提供多種營養素,即使6個月後開始添加副食品,母乳仍能提供蛋白質、鐵、鋅等重要營養素,支持嬰兒的成長發育。
簡要整理
時期 | 母乳鐵含量與吸收率 | 嬰兒鐵質狀況與需求 | 建議營養補充 |
---|---|---|---|
0-6個月 | 0.5-1 mg/L,吸收率50-75% | 體內鐵儲存充足,不易缺鐵 | 母乳足夠,無需額外補鐵 |
6個月以後 | 母乳鐵含量不變,但鐵儲存耗盡 | 體內鐵儲存減少,缺鐵風險增加 | 添加富含鐵質的副食品,持續哺乳 |
總結:母乳中的鐵含量雖低,但高吸收率足以滿足嬰兒6個月內的需求。6個月後,嬰兒需額外攝取富含鐵的副食品以避免缺鐵,母乳仍是重要的營養來源,應與副食品並用以支持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