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副食品中補充鐵質的重要性主要在於預防缺鐵性貧血,這是寶寶在成長黃金期容易面臨的營養缺乏問題,缺鐵會影響寶寶的腦部發育與整體健康。
為什麼副食品階段要補充鐵質?
- 寶寶約8個月大開始,母乳中的鐵質供應不足,容易出現鐵質缺乏。
- 缺鐵性貧血會影響寶寶的認知發展和免疫力。
- 副食品是寶寶獲取額外鐵質的主要來源。
鐵質的種類與吸收差異
- 動物性鐵質(血基質鐵):主要來自紅肉(牛肉、羊肉)、豬肉、雞肉等,吸收率較高,生物利用率是植物性鐵的兩倍以上。
- 植物性鐵質(非血基質鐵):存在於穀類、蔬菜中,含量較低且吸收率差,且植物中含有植酸、丹寧酸、多酚等成分會抑制鐵質吸收。
補充鐵質的建議食材
- 紅肉(牛肉):首選補鐵食物,建議從每天30公克牛肉泥開始,逐漸增加到60公克。
- 蛋黃:含鐵且同時提供蛋白質,增加飽足感。
- 豬肉、雞肉、鮭魚:次選肉類,需較多份量才能達到同等鐵質攝取。
- 深色蔬菜與含鐵米精:可作為輔助來源,但需搭配動物性鐵質一起食用以促進吸收。
增加鐵質吸收的技巧
- 搭配維生素C豐富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可促進鐵質吸收。
- 避免與高鈣食物同時食用,因鈣質會抑制鐵質吸收。
- 肉類不僅提供鐵質,還含有鋅、蛋白質和油脂,有助寶寶成長。
總結:寶寶副食品階段補充鐵質是預防缺鐵性貧血、促進健康發育的關鍵。建議以紅肉為主要鐵質來源,搭配蛋黃及深色蔬菜,並利用維生素C促進吸收,避免鈣質干擾,才能有效補充寶寶所需的鐵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