擠奶與餵母乳的時間安排,為了避免疲勞,建議依照以下原則與方法:

  • 擠奶頻率與時間:初期建議每3~4小時擠奶一次,每次約30分鐘,若乳房仍感漲硬,可持續擠到軟為止。夜間3~5點是泌乳激素濃度最高的時段,特別適合起床擠奶以促進乳汁分泌。

  • 夜間擠奶策略:因夜間泌乳激素分泌較多,建議睡前及半夜擠奶時間可拉長至約一小時,分段擠奶(例如先擠25分鐘,休息後再擠),以提高泌乳效率。

  • 疲勞管理

    • 若家中有其他成員,可請家人協助照顧寶寶,讓媽媽能專心擠奶,減少同時照顧寶寶與擠奶的壓力。
    • 使用雙邊吸乳器搭配免手持背心,可以解放雙手,讓媽媽在擠奶時能做些輕鬆的活動或安撫寶寶,減輕疲勞感。
    • 若寶寶不願親餵,或乳房有硬塊、乳腺炎等狀況,建議搭配手擠乳,幫助乳房排空,避免乳汁堆積造成不適。
  • 餵奶順序建議:若同一餐先瓶餵,寶寶可能不會積極親餵,反而增加媽媽疲勞;相反先親餵再瓶餵,能讓寶寶更有效吸吮,減少媽媽負擔。

綜合以上,合理安排擠奶時間,利用夜間泌乳激素高峰期,並善用家人協助及輔助工具,能有效避免媽媽因擠奶與餵母乳而過度疲勞,維持良好的哺乳狀態與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