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會透過慢性發炎及細菌入血機制,對腎臟功能造成負擔,且與慢性腎臟病(CKD)有高度相關性,進而影響全身健康。

牙周病是口腔內牙菌斑長期累積引起的慢性發炎疾病,當牙周組織發炎嚴重時,牙周袋中的細菌及炎症因子可進入血液循環,導致全身性慢性發炎反應。這種慢性發炎會加重腎臟負擔,特別是慢性腎臟病患者更易受到影響,可能加速腎功能惡化。

研究指出,牙周病患者中慢性腎臟病的發生率較高,且牙周病與慢性腎臟病患者的死亡風險增加約10%。這種關聯主要來自長期慢性發炎的系統性影響,炎症反應不僅損害腎臟,也可能促使心血管疾病等其他全身性疾病發生。

此外,牙周病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形成一個相互影響的三角關係,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控制不佳,牙周病風險更高,反過來牙周病的慢性發炎也會影響血糖控制,進一步加重腎臟負擔。

部分文獻也探討牙周治療對慢性腎臟病患者的影響,發現基礎牙周治療能降低局部及全身炎症指標,對改善腎功能相關炎症有正面效果,且可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但對腎功能改善的直接效果仍需更多研究確認。

總結牙周病對腎臟及全身健康的影響重點:

  • 牙周病引發的慢性炎症因子進入血液,增加腎臟負擔,促進慢性腎臟病惡化。
  • 慢性腎臟病患者牙周病進展更嚴重,且牙周病與腎病患者死亡率相關。
  • 牙周病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相互影響,形成複雜的全身健康風險網絡。
  • 牙周治療有助於降低炎症,可能對腎功能及全身健康帶來益處,但仍需進一步研究支持。

因此,維持良好的口腔衛生與及早治療牙周病,對於保護腎臟功能及整體健康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