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憂鬱症的主要症狀包括情緒持續低落、焦慮、易怒、煩躁不安、失眠或睡眠障礙、食慾改變(不振或暴飲暴食)、注意力不集中、疲倦乏力、對嬰兒過度擔憂甚至感到被拖累、社交退縮,以及嚴重時可能出現自殺或傷害嬰兒的念頭。
產後憂鬱症可分為三種類型:
-
產後情緒低落(Postpartum Blues):發生率高(約50%-80%),症狀輕微且多為暫時性,通常在產後3-4天出現,持續不超過2週,表現為易哭、煩躁、疲憊、情緒波動大,通常在家人支持下可自行緩解。
-
產後憂鬱症(Postpartum Depression):約10%-20%的產婦會罹患,症狀較嚴重且持續時間較長(數月至數年),包括持續的憂鬱、焦慮、失眠、罪惡感、對生活失去興趣、注意力不集中等,會影響日常生活與親子關係。
-
產後精神病(Postpartum Psychosis):較少見,通常在產後2週內發作,症狀包括躁動不安、意識混亂、妄想、失眠,嚴重時可能出現自殺或殺嬰念頭,需立即醫療介入。
家人在支持產後憂鬱症患者中扮演關鍵角色,主要支持方式包括:
-
主動關心與情緒支持:家人需主動詢問產婦感受,耐心傾聽並給予理解與接納,讓產婦感受到被支持。
-
分擔育嬰責任:協助照顧嬰兒,減輕產婦的壓力與負擔,讓她有時間休息與恢復。
-
鼓勵尋求專業幫助:支持產婦接受心理治療或藥物治療,並定期進行產後檢查。
-
建立理解與支持的家庭環境:避免責備或忽視產婦的情緒,提供安全與溫暖的氛圍,有助於康復。
所以,產後憂鬱症症狀多樣且嚴重程度不一,家人的理解與積極支持是幫助產婦走出憂鬱的重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