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財產分配時常見的爭議與風險主要包括:財產範圍認定、財產估值時間點、證據不足、財產隱瞞或轉移、債務扣除爭議,以及程序與和解風險等。這些問題若處理不當,可能導致分配不公或訴訟成本增加。

具體來說:

  • 財產範圍爭議:夫妻財產分配不僅限於明顯的現金或房產,還包括公司未分配盈餘、退休金權益、加密貨幣、境外保單等隱性資產。雙方常因是否納入這些資產而產生爭執。

  • 估值時間點問題:法律上財產範圍以婚姻或法定財產制終止日為準,但實務中財產價值多以訴訟終結時市值計算,兩者時間差可能造成資產價值波動,引發爭議。

  • 證據不足與舉證責任:主張方需提供具體證據證明財產範圍與價值,法院才會調查相關資料。缺乏證據可能導致合理懷疑無法成立,影響分配結果。

  • 財產隱瞞與轉移:部分夫妻可能隱藏收入、轉移財產至第三方或混用個人與公司帳戶,增加財產清點難度,影響分配公正。

  • 債務扣除爭議:婚後債務如何扣除及計算剩餘財產,若債務超過財產,剩餘財產以零計算,雙方對債務認定常有爭議。

  • 程序與和解風險:估值錯誤、證據不全、未做保全措施,或貿然和解簽訂不利條件,都可能導致分配結果不利,甚至無法反悔。

  • 法律時效與請求權:夫妻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有法定期間限制(通常離婚後2年內),逾期未主張權利可能消滅。

因此,專業律師通常會先進行資產盤點、證據蒐集、估值與保全策略制定,並根據情況選擇協議或訴訟途徑,以降低爭議與風險,保障當事人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