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後期及康復期的營養補充重點是高蛋白、高熱量攝取,並注重維生素(如維生素B群、C、E)及礦物質的補充,以促進組織修復、提升免疫力和維持體力;飲食上建議採取少量多餐、選擇新鮮衛生的食材,避免生食及加工食品,並根據個人體況適時使用營養補充品。

具體要點如下:

  • 蛋白質攝取:每日建議1至1.5克/公斤理想體重,來源包括雞肉、魚肉、蛋、奶製品、豆製品等,有助於修復細胞及維持免疫功能。
  • 熱量補充:化療期間需比平時多攝取約20%熱量,主要來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避免體重下降,維持體力。
  • 維生素與礦物質:補充維生素B群可改善神經副作用,維生素C、E及硒等抗氧化營養素有助減少自由基傷害,增強身體防禦力。
  • 飲食方式:採用少量多餐,避免一次進食過多造成不適,並利用早餐食慾較佳時段多攝取高蛋白食物;烹調時注意食物安全,避免生食及隔夜食物,確保衛生。
  • 康復期飲食調整:恢復期飲食趨向均衡多樣,包含蔬菜、水果、全穀類、乳製品、豆蛋魚肉等,控制紅肉攝取量,維持理想體重,避免過多脂肪及加工食品。

若因副作用導致食慾不振或吞嚥困難,可考慮營養補充品或醫療營養支持(如管灌營養)來維持足夠營養。

所以,化療後期及康復期的營養策略重點在於高蛋白、高熱量、均衡多元且安全衛生的飲食,搭配適當的營養補充,幫助身體修復與提升免疫力,促進整體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