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一個月內的飲食原則主要是營養均衡、清淡易消化、分階段調理,避免生冷、油膩及刺激性食物,並根據身體恢復狀況逐步增加補養強度。飲食應包含主食、優質蛋白質及蔬菜,並注意補充鐵質、鈣質和維生素等關鍵營養素,同時保持充足水分攝取。

產後飲食可分為三個階段:

階段 主要目標 飲食重點與建議食材
第1週(休養期) 加速傷口修復,排惡露 清淡溫和,易消化,避免過早進補。主食以白飯、粥為主,蛋白質選擇魚、雞肉、豆類、雞蛋,蔬菜選擇高纖維如菠菜、甘藍。避免生冷、油膩、刺激性食物。可喝紅棗薑茶、雞湯、魚湯等溫補湯品。
第2週(進補期) 調養氣血,促進乳汁分泌 開始適度補血與補氣,加入牛肉、豬腰、豬腳、紅棗、枸杞等補血食材,促乳汁食物如豆漿、牛奶、青木瓜排骨湯、瘦肉湯。飲食仍以溫熱為主,避免刺激性食物。
第3~4週(大補期) 滋養補身,調整體質 可開始進補麻油雞湯、烏骨雞湯、栗子雞湯等補身湯品,根據體質選擇溫補或平補。飲食多樣化,保持均衡攝取五穀根莖類、蛋白質、蔬菜和水果,適量增加全穀類和膳食纖維。避免過油過鹹。

其他飲食原則包括:

  • 多喝水,促進腸胃蠕動,避免便秘。
  • 避免生食、辛辣、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食物。
  • 選擇蒸、煮、燉、烤等烹調方式,減少油炸。
  • 飲食口味以清淡、溫和為主,避免過鹹或過甜。
  • 三餐均衡,避免過度節食或暴飲暴食。

具體菜單範例:

  • 第1週:米湯、魚湯、雞湯、軟稀飯、燙青菜、紅棗薑茶。
  • 第2週:青木瓜排骨湯、牛奶、豆漿、瘦肉湯、紅棗枸杞茶、牛肉炒時蔬。
  • 第3~4週:麻油雞湯、烏骨雞湯、栗子雞湯、全穀飯、炒菠菜、芝麻糊、黑豆茶。

這樣的階段性飲食安排有助於產後身體逐步恢復,促進傷口癒合、氣血調養及乳汁分泌,同時避免腸胃負擔與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