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度數持續加深時,散瞳劑的調整與追蹤策略主要包括:

  1. 持續使用長效散瞳劑控制近視加深速度
    散瞳劑無法逆轉已形成的近視度數,但能有效減緩度數惡化的速度。醫師會根據患者的近視進展情況及副作用反應,調整散瞳劑的濃度與用藥頻率,避免過高濃度導致畏光等副作用,同時達到最佳控制效果。

  2. 定期追蹤視力與度數變化
    需定期(如每學期)回診驗光,監控近視度數變化。若度數增加超過一定幅度(例如半年內增加50度以上),屬於高危險群,應積極調整治療方案。

  3. 避免自行停藥及注意反彈效應
    散瞳劑停用後,近視度數會回復到停藥前的自然加深速度,並非真正的反彈,但若停藥時近視尚未穩定,可能會出現度數快速增加的情況(反彈效應),因此停藥需由醫師評估決定。

  4. 配合良好用眼習慣與生活方式
    散瞳劑治療需搭配改善用眼習慣,如每50分鐘近距離用眼後休息10分鐘(3010用眼法)、增加戶外活動時間、避免長時間盯著電子產品等,才能達到較佳的近視控制效果。

  5. 注意副作用與防護措施
    長期使用散瞳劑可能造成瞳孔放大,增加紫外線進入眼睛的風險,建議戶外活動時配戴防紫外線太陽眼鏡及帽子,避免光敏感與眼睛不適。

  6. 個別化調整與醫師密切溝通
    近視控制是動態過程,醫師會根據個人近視度數、用藥反應、副作用及生活習慣,調整散瞳劑濃度與用藥方案,家長與患者應配合醫師指示,避免自行更改用藥。


簡言之,近視度數持續加深時,散瞳劑的使用需由眼科醫師根據近視進展及副作用狀況動態調整,並配合定期追蹤與良好用眼習慣,避免自行停藥以防度數快速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