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瞳劑在近視控制上的科學依據與使用注意事項如下:

科學依據

  1. 有效抑制近視度數增加
    多項嚴謹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證實,散瞳劑特別是低濃度阿托品(Atropine)對於抑制兒童近視度數增加有明顯效果。台灣本土研究顯示,學童若不治療,近視度數平均每年增加約100至125度,使用高濃度散瞳劑後,度數增加速度可抑制到每年25度以下。
    2020年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指出,0.05%阿托品的近視控制效果是0.01%的兩倍,且年紀越小的孩童需要較高濃度的散瞳劑才能達到相同控制效果。

  2. 改善假性近視
    散瞳劑能放鬆睫狀肌,改善因睫狀肌過度用力造成的假性近視,減少眼睛疲勞。

  3. 不同濃度與效果

    • 短效散瞳劑(作用4-6小時)主要用於診斷和暫時放鬆睫狀肌,對近視控制無長期效果。
    • 長效散瞳劑(如阿托品)則用於長期控制近視度數增加,需配合眼鏡使用。

使用注意事項

  1. 副作用與防護
    散瞳劑會使瞳孔放大,造成畏光,使用者外出時需戴遮陽帽及太陽眼鏡防曬。約30%的兒童可能需要配戴變色鏡片以減少畏光不適。此外,1-2%的孩童可能需要多焦點眼鏡來輔助近距離視力。

  2. 不可治癒既有近視
    散瞳劑無法逆轉已形成的近視度數,只能延緩度數加深。

  3. 個體差異
    近視形成與加深速度受遺傳及環境因素影響,散瞳劑的效果因人而異,有些孩子即使使用散瞳劑,近視度數仍可能快速增加。

  4. 醫師指示下使用
    散瞳劑應在眼科醫師指導下使用,選擇適合的濃度與用藥頻率,並定期追蹤視力變化。


總結:
散瞳劑(特別是低濃度阿托品)是目前科學證實有效的近視控制方法之一,能顯著減緩兒童近視度數的增加速度,但需注意畏光等副作用,並在醫師指導下使用。散瞳劑無法治癒既有近視,且效果會因個體差異而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