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哺餵過程中,媽媽的身體照護與休息建議包括保持舒適的哺乳姿勢、充分休息、適當營養補充,以及注意乳房護理和情緒調適。

具體建議如下:

  • 哺乳姿勢舒適且正確:媽媽應選擇半躺或坐姿,利用枕頭支撐背部、肩膀和手臂,讓嬰兒身體與媽媽充分貼近,頭、肩、身體成一直線,嬰兒嘴巴大張含住乳暈,避免乳頭疼痛。

  • 充分休息與放鬆:哺乳時環境應安靜舒適,媽媽心情放輕鬆,有助催產素分泌,促進乳汁產生與子宮復原,並減少產後憂鬱風險。

  • 營養與水分補充:產後媽媽需攝取均衡營養,適量多喝水,促進乳汁分泌與身體恢復,部分建議多喝魚湯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 乳房護理:哺乳前洗手,避免過度清洗乳頭,防止乳頭疼痛與破裂。若乳頭破裂,可擠出母乳塗抹促進癒合,必要時調整哺乳姿勢或暫時改用擠乳方式。

  • 情緒支持:產後情緒波動常見,建立支持網絡與適當心理調適有助媽媽身心健康,促進哺乳順利。

  • 哺乳間隔與休息:初期哺乳每次約20-30分鐘,間隔約2小時,媽媽可利用間隔時間充分休息,避免疲勞。

  • 母嬰親密接觸:皮膚接觸可促進催產素分泌,增進母嬰情感連結與哺乳成功率。

綜合以上,媽媽在哺乳期間應注重姿勢調整、休息充足、營養補給及乳房護理,並保持良好情緒與親密互動,以支持母乳哺餵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