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抱睡能帶給寶寶即時的安全感,因為抱著時能模擬子宮內的溫暖包覆感、聽到父母心跳聲和感受到身體接觸,這些都有助於調節寶寶的神經系統,使其放鬆並安穩入睡。擁抱時,寶寶體內會分泌催產素(俗稱「擁抱荷爾蒙」),有助於紓解壓力、穩定情緒,並提升免疫力。

然而,抱睡帶來的安全感主要是在抱著的當下,當寶寶被放下時,特別是在睡眠週期轉換時,可能會因為失去父母的身體接觸而驚醒,反而造成睡眠中斷。此外,持續抱睡若沒有一致的睡眠環境和作法,可能讓寶寶感到混淆,影響長期的安全感建立。

專家建議,抱睡是寶寶適應外界環境的重要過渡期,能幫助寶寶感受到安全,但同時也應逐步引導寶寶學會自行入睡,透過漸進式退場法等方式,讓寶寶在不失去安全感的情況下,慢慢習慣獨立睡眠。此外,溫柔的聲音和有節奏的拍撫動作也能活化寶寶大腦的愉悅中心,促進安撫和睡眠。

所以,抱睡與安全感密切相關,能即時安撫寶寶並促進情緒穩定,但長期來看,需配合一致且漸進的睡眠訓練,幫助寶寶建立持久的安全感與良好的睡眠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