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吸奶量與母乳分泌呈現正向互動關係:寶寶吸吮越頻繁且方式正確,會刺激乳頭神經,促使腦下垂體分泌泌乳激素與催產素,進而增加乳汁產生與排出,形成「吸吮越多,奶水越多」的良性循環。
具體來說:
-
寶寶吸吮乳房時,乳頭神經被刺激,訊號傳至腦下垂體,促使泌乳激素分泌,刺激乳腺產乳,同時催產素促使乳腺肌肉收縮,幫助乳汁排出。
-
寶寶正確含乳(含住大部分乳暈,嘴巴張大,下唇外翻)及有效吸吮,能充分刺激乳汁分泌,若吸吮姿勢不正確或吸吮次數不足,會影響乳汁產生。
-
哺乳頻率與乳房排空程度是關鍵,建議一天哺乳8-12次(約每2-3小時一次),以維持乳汁持續分泌。
-
若寶寶吸吮次數減少(如過早添加配方奶、使用奶嘴導致乳頭混淆),會降低乳汁刺激,造成奶量減少。
-
母親的飲食、水分攝取、休息及情緒狀態也會影響泌乳,但主要驅動力仍是寶寶的吸吮需求。
因此,確保寶寶能頻繁且正確地吸吮,是促進母乳分泌充足的關鍵。母親應依寶寶需求餵奶,避免過早添加配方奶或使用奶嘴,並注意哺乳姿勢與乳房排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