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普遍對「恐龍家長」持批評與負面看法,認為他們過度干涉學校教育、態度自我中心且缺乏尊重,對老師使用言語暴力,甚至放縱孩子的不當行為,導致教育環境惡化與社會問題加劇。
具體來說,恐龍家長常見特徵包括:
- 過度擔心孩子,頻繁打電話給老師,對老師指手畫腳,認為孩子永遠無錯。
- 使用侮辱性言語攻擊教師,如罵老師是「狗」、「熊」、「肥蟲」等,且不願承認錯誤。
- 放任孩子逆反、說謊、霸凌師長,甚至在孩子行為不當時不加以管教,反而護航。
- 造成教師心理壓力,影響教學品質,甚至有教師因此身心受創。
社會討論中也指出,恐龍家長的出現與現代社會人際關係疏離、家長教育觀念偏差及社會經濟因素有關。專家與教育界呼籲家長、教師與學校三方合作,共同維護教育秩序與品質,避免恐龍家長行為繼續惡化。
此外,恐龍家長的行為不僅影響孩子的品格與未來,也可能成為社會問題的根源,造成資源浪費與社會困擾。因此,社會普遍呼籲恐龍家長應正視自身問題,履行親職責任,尊重教育專業,避免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傷害教育環境與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