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寶寶夜間醒來與哄睡困難,主要可從調整白天小睡、建立規律睡眠習慣及培養寶寶自行入睡能力三方面著手。

  1. 調整白天小睡時間與次數:寶寶夜間醒來可能因白天睡太多或睡太少。白天小睡過多,寶寶夜晚可能醒來「彌補白天沒玩到的部分」;反之,白天睡眠不足也會導致夜間睡眠不安穩,甚至半夜爬起來玩耍。建議依寶寶月齡調整小睡次數與時長,避免過度或不足。

  2. 建立規律且一致的作息時間:固定的就寢與起床時間,並保持平日與假日作息一致,有助於穩定寶寶的生理時鐘,減少夜間醒來次數。睡前儀式(如溫水澡、輕柔安撫)也能幫助寶寶進入睡眠狀態。

  3. 培養寶寶自行入睡的能力:避免每次哄睡都依賴抱搖、唱歌、餵奶等外在方式,讓寶寶學會自我安撫,能在夜間醒來時自行再度入睡。當寶寶半夜哭鬧時,家長可輕聲安慰、拍拍,但不抱出房間,並逐步延長安撫間隔時間,幫助寶寶建立獨立入睡的習慣。

  4. 睡眠環境調整:保持寶寶睡眠環境昏暗、安靜,避免開燈或陪玩,讓寶寶慢慢建立「夜晚等於睡覺」的認知,有助減少夜醒後長時間清醒的情況。

綜合以上,改善寶寶夜間醒來與哄睡困難的關鍵在於調整白天睡眠、建立穩定規律的睡眠作息、培養自我安撫能力,以及營造適合睡眠的環境。這些方法在台灣的育兒資源中也被廣泛推薦,適合家長參考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