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面對挑食孩子時,情緒調適與支持策略應以理解與接納孩子的飲食偏好為前提,避免強迫進食,並透過建立規律用餐時間、營造輕鬆用餐氣氛來減少親子衝突與壓力。具體做法包括:
- 接受孩子不想吃的情緒,不強迫進食,讓孩子在飢餓時自然產生進食意願,避免用食物作為獎勵或懲罰。
- 規律用餐時間,餐與餐之間避免給予零食、果汁等,並將用餐時間控制在30分鐘內,時間一到即收走食物,讓孩子養成飢餓感與進食習慣。
- 營造輕鬆愉快的用餐環境,避免責備或施壓,讓用餐成為親子間正向互動的時刻,減少孩子的情緒壓力。
- 讓孩子參與食物準備過程,如帶孩子去市場、幫忙洗菜或擺盤,增加孩子對食物的興趣與參與感。
- 父母情緒支持與引導:父母應以支持性反應安慰孩子,教導孩子處理挫折與情緒,促進孩子情緒安全感與自我調節能力,減少因挑食引發的負面情緒。
- 注意營養補充,特別是鋅等微量元素,因缺乏可能影響味覺與食慾,建議透過富含鋅的食物如牛肉、雞肉、海鮮、豆類等補充。
這些策略在台灣的臨床與教育研究中均有支持,強調父母的耐心與情緒調節能力是幫助挑食孩子改善飲食行為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