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認識數字順序與排列的認知發展主要在2歲到5歲之間逐步形成,過程中包括數字概念與數量概念的建立。
- 2歲左右,幼兒開始能說出一些數字,雖然不一定能按順序數數,開始理解「多與少」、「大與小」等比較概念,並能進行簡單的配對分類。
- 3歲到4歲,幼兒能唱數數歌,數到10,開始認識數字符號,並能將數字按順序排列(如從1數到10),同時會嘗試將數字與具體物品數量配對,例如3個香蕉配數字3。
- 4歲到5歲,幼兒能熟練數到20,認識數字並能倒數,開始理解簡單的加減法,能將物品依大小或圖案順序排列,完成簡單拼圖,並能指出物品的次序和位置(如第一、第二)。
- 5歲以上,幼兒的認知能力更進一步,能理解時間、日曆,並能回答簡單的數學問題,認得更多數字和字詞。
幼兒學習數字順序與排列的過程,建議透過日常生活中的遊戲和互動來加強,例如數玩具、數手指、配對積木、拼圖遊戲等,這些實物操作和視覺化活動有助於數字與數量概念的鞏固。
所以,幼兒的數字順序與排列認知發展是循序漸進的,從認識數字、理解數字順序,到能將數字與具體數量配對,再到能進行簡單的數學操作,這一過程需要透過多樣化的感官和實物經驗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