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嬰老師建議增加嬰兒奶量的依據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體重與總奶量評估:通常以嬰兒體重作為調整奶量的依據。一般建議每天每公斤體重約需180毫升奶量(母乳或配方奶),例如5公斤嬰兒一天約需900毫升奶。若嬰兒體重持續增加且生長曲線正常,奶量通常足夠。

  2. 觀察嬰兒的餓飽狀態與進食行為:嬰兒有時會出現大小餐現象,單次吃得少不一定代表奶量不足,需觀察一天總奶量及多次餵食情況。若嬰兒吃完一餐後仍明顯表現出想吃的行為,且多次觀察後確定需求,才考慮增加奶量。

  3. 尿布濕度與尿量判斷:尿布濕度是判斷奶量是否足夠的重要指標。一天換6至8片濕重尿布,且尿色正常,代表嬰兒水分攝取充足。

  4. 避免過度餵奶:若增加奶量後嬰兒喝不完,可能是胃容量有限,這時可縮短餵奶間隔而非增加單次奶量。

  5. 副食品攝取狀況:副食品開始添加後,奶量比例會逐漸降低,若副食品吃得多且生長正常,奶量不足不必過度擔心。

托嬰老師在評估是否增加奶量時,會綜合以上指標,並以嬰兒的整體狀況(體重成長、尿布濕度、餓飽表現)為主,避免單次餵食量不足就立即增加奶量,強調觀察與調整的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