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諮詢兒科醫師調整奶量的時機主要包括以下情況:

  • 寶寶體重成長停滯或過快:若寶寶體重沒有依照正常曲線成長,可能需要調整奶量或飲食方式。
  • 餵奶頻率或奶量異常:例如寶寶餵奶次數過少或過多,每次奶量明顯不足或過量,或寶寶常常餓或吐奶。
  • 副食品添加階段的調整:4~6個月開始添加副食品時,奶量需配合調整,若不確定如何搭配奶量與副食品,建議諮詢兒科醫師。
  • 寶寶出現消化不良、便秘、腹瀉等症狀:這些可能與奶量或奶類種類有關,需要醫師評估。
  • 寶寶尿量明顯減少或脫水跡象:尿量不足可能表示奶量不夠或吸收不良。
  • 餵母乳時無法判斷寶寶是否吃飽:若家長無法確定寶寶是否攝取足夠奶量,尤其是親餵母乳時,建議尋求專業醫師指導。

台灣嬰兒奶量參考標準與調整建議:

年齡階段 每次奶量 餵奶頻率 每日總奶量 備註
出生0-15天 5-90ml(逐漸增加) 每1-3小時餵8-12次 約500-600ml 胃容量小,初乳足夠
滿月-2個月 120-150ml 6-7次 700-900ml 可逐漸減少餵奶次數
2-4個月 150-180ml 5-6次 700-900ml 依寶寶需求調整
4-6個月 150-240ml 4-5次 約600ml(副食品開始) 配合副食品添加調整奶量
6個月以上 約200ml 2-5次 依副食品量調整 副食品逐漸增加,奶量相應減少

若寶寶在添加副食品期間,奶量與副食品的比例不合適,或寶寶出現不適,應諮詢兒科醫師以調整餵食計劃。


總結:
當寶寶的生長狀況、餵奶行為或健康狀況出現異常,或在副食品添加期不確定奶量調整時,應主動諮詢兒科醫師,確保寶寶獲得適當的營養與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