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食品三階段添加原則主要是依寶寶發展與消化能力,從簡單到複雜、從少量到多量、從單一食物到混合食物,並且每次添加一種新食物,觀察寶寶有無過敏或消化不良反應,確保安全後再增加其他食物種類。食物種類建議則依階段調整質地與種類,從液態泥狀開始,逐漸過渡到半固態和固態,食材則從低敏到高敏依序嘗試。
具體三階段添加原則與食物種類建議如下:
-
第一階段(約4~6個月)
- 原則:從流質或泥狀食物開始,份量少、無調味,避免添加糖鹽。
- 食物種類:以單一食材為主,先嘗試低敏的穀物類(如米糊、稀飯)、蔬菜泥(如地瓜泥、高麗菜泥)為主,逐步嘗試水果泥。
- 注意:每次添加一種新食物,觀察2~3天無過敏或腹瀉後,再嘗試下一種。
-
第二階段(約6~8個月)
- 原則:逐漸增加食物種類與質地,從泥狀過渡到半固態,開始嘗試混合食物。
- 食物種類:加入蛋黃、肉泥(雞肉、豬肉)、豆腐等蛋白質來源,蔬菜和水果種類增加。
- 注意:仍避免鹽糖調味,並持續觀察過敏反應。可開始嘗試蛋類、魚類等較高敏食物,但若有過敏反應需暫停。
-
第三階段(約8~12個月)
- 原則:食物質地逐漸接近固態,開始讓寶寶學習咀嚼,食物種類多元化。
- 食物種類:可嘗試全蛋、海鮮類、乳製品(如全脂牛奶、乳酪,建議1歲後開始),並開始少量添加調味料。
- 注意:避免蜂蜜(1歲前禁用)、堅果、硬質圓形食物(如葡萄)以防窒息。鼓勵寶寶嘗試多種食物,培養良好飲食習慣。
整體添加原則包括:
- 一次添加一種新食物,觀察2~3天。
- 由少量開始,逐漸增加份量。
- 食物以天然、新鮮為主,避免調味。
- 依寶寶發展調整食物質地,從泥狀到固態。
- 注意避免高過敏食物及窒息危險食物。
- 逐步讓寶寶接觸多種食物,促進營養均衡與飲食多樣化。
以上原則與建議有助於寶寶安全且健康地適應副食品,並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