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增加副食品的種類與質地變化,主要可以依照嬰兒的月齡與咀嚼能力分階段進行,並遵循以下原則:

副食品添加的三階段質地變化

  1. 4~6個月:糊狀食物
    • 副食品以細緻的糊狀為主,方便嬰兒吞嚥與消化。
    • 例如:稀釋的蔬菜泥、水果泥、米糊等。
  2. 7~9個月:泥狀與半固體食物
    • 慢慢增加食物的稠度與顆粒感,讓寶寶開始練習咀嚼。
    • 例如:較稠的蔬菜泥、果泥,開始嘗試搗碎的軟食物。
  3. 10~12個月:塊狀與固體食物
    • 逐步提供切成小塊的固體食物,促進咀嚼與吞嚥能力。
    • 例如:軟煮的蔬菜塊、肉末、小塊水果等。

副食品種類的逐步增加

  • 一次添加一種新食物,每次嘗試新食物後觀察2~3天,確認無過敏或消化不良反應,再嘗試下一種。
  • 初期以天然、新鮮食材為主,避免添加糖、鹽等調味料,減輕寶寶腎臟負擔。
  • 逐步引入多種食物,包括全穀根莖類(米飯、地瓜、燕麥等)、蔬菜、水果、肉類、蛋類和魚類,幫助寶寶習慣不同口味,降低未來偏食風險。
  • 8個月以上開始添加肉類,提供鐵質和蛋白質。
  • 透過多樣化食物的嘗試,也有助於早期發現食物過敏原。

製作與餵食建議

  • 副食品製作可用蒸煮後攪拌成泥狀,根據寶寶接受度調整水分與質地。
  • 使用攪拌棒、調理機等工具製作食物泥,方便調整食物質地。
  • 餵食時,從少量開始,逐漸增加份量與種類,並觀察寶寶的接受度與反應。

總結:
逐步增加副食品的種類與質地,應該從4個月開始以糊狀食物為主,逐漸過渡到泥狀、半固體,最後到塊狀與固體食物。每次添加新食物都要觀察寶寶反應,並保持食材多樣化與天然,這樣能幫助寶寶適應不同口味與質地,促進營養均衡與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