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咀嚼能力發展與飲食習慣密切相關,兩者相互影響。隨著寶寶從母乳或配方奶逐步過渡到固體食物,咀嚼能力會逐漸成熟,而適當的飲食習慣能促進這一過程,反之不良飲食習慣可能阻礙咀嚼能力的發展。
寶寶在0-6個月主要以吸吮母乳或配方奶為主,口腔肌肉和消化系統尚未發展完全,不適合固體食物。約6個月起,父母可開始引入泥狀副食品,讓寶寶練習吞嚥並逐步適應不同質地的食物,這是咀嚼能力發展的關鍵期。從6-7個月開始,建議從細泥狀食物逐漸過渡到帶有顆粒感的粗泥狀,8-9個月可嘗試細小顆粒食物,10個月以上則可提供較大塊的軟質固體食物,這樣的漸進式飲食習慣有助於寶寶咀嚼肌肉和協調能力的發展。
此外,讓寶寶嘗試手指食物(Baby-Led Weaning, BLW)能促進自主進食,訓練咀嚼與手眼協調能力,這對咀嚼能力的提升非常有幫助。若飲食過於細膩、缺乏顆粒感,寶寶可能錯過咀嚼訓練的機會,影響口腔肌肉發展和吞嚥能力。
寶寶處於口腔期(約0-18個月),透過口腔感官探索世界,這時期的飲食習慣和口腔刺激對咀嚼能力的發展至關重要。若口腔期需求未被滿足,可能影響寶寶的口腔動作發展及後續進食行為。
學齡前兒童的研究也顯示,良好的咀嚼能力與健康的進食行為相關,咀嚼能力不足可能影響大腦活化和情緒穩定。
所以,寶寶咀嚼能力的發展需要從飲食質地的逐步調整開始,適當引入不同顆粒和固體食物,並鼓勵自主進食,這些飲食習慣能有效促進咀嚼肌肉和協調能力的成熟,進而支持寶寶的整體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