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咀嚼與吞嚥能力的關鍵期主要集中在6至12個月之間,這段時間是口腔動作發展的黃金期,寶寶從泥狀食物逐漸過渡到固體食物,咀嚼與吞嚥技能快速成熟。

具體發展階段與訓練方法如下:

年齡階段 咀嚼與吞嚥能力發展 訓練重點與方法
4-6個月 開始接觸副食品,主要是泥狀食物。舌頭前後移動,學習用舌頭將食物送往喉嚨吞嚥。 以稀薄泥狀食物開始,讓寶寶適應不同口感,避免噎到。餵食時可用湯匙輕觸上唇,促進吞嚥反射。
6-8個月 舌頭上下、前後移動更靈活,上下顎開始上下運動。寶寶開始用牙齦壓碎軟食。 逐漸增加食物稠度與顆粒感,讓寶寶練習用牙齦咀嚼。可給予香蕉、稀飯、軟餅乾等軟硬適中的食物。
8-12個月 出現可控制的咬合動作,開始兩階段旋轉式咀嚼(對角線式→圓圈式),能咀嚼較堅硬食物(起司、水果、蔬菜、義大利麵、肉類)。能閉嘴咀嚼,吞嚥更順暢。 鼓勵寶寶嘗試手指食物和小塊固體食物,培養自主進食能力。訓練咀嚼節奏與咬合力,並讓寶寶坐姿穩定餵食。

訓練方法重點:

  • 循序漸進:從泥狀→顆粒→小塊→條狀,讓寶寶逐步適應不同口感與硬度。
  • 促進口腔動作:用湯匙輕觸唇部,鼓勵寶寶用舌頭將食物往後送,練習閉嘴吞嚥。
  • 牙齦咀嚼訓練:即使尚未長牙,寶寶也可利用牙齦壓碎食物,促進咀嚼肌肉發展。
  • 安全餵食環境:保持寶寶坐姿穩定,避免頸部過度伸展,減少噎食風險。
  • 多樣食物嘗試:提供多種口感與形狀的食物,幫助寶寶適應不同咀嚼挑戰,促進口腔肌肉協調。

此外,良好的咀嚼能力不僅有助於食物消化與營養吸收,也與語言發展密切相關,早期訓練可促進寶寶口腔肌肉控制與語言表達能力。

所以,寶寶咀嚼與吞嚥能力的關鍵期約在6至12個月,訓練應從泥狀食物開始,逐步增加食物硬度與顆粒感,並透過適當的餵食技巧與環境,促進寶寶口腔動作的成熟與安全吞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