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拒絕吃副食品的常見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 新食物的陌生感與排斥:寶寶剛開始接觸副食品時,嗅覺、味覺、口感和進食方式都與母乳或配方奶不同,容易用舌頭將食物頂出,對新食物產生抗拒。通常需要多達10-20次的嘗試才能逐漸接受。

  • 吃飯壓力大:如果餵食時給寶寶太大壓力,例如強迫進食、嚴厲責罵或限制行為,寶寶會將吃飯與不愉快的經驗連結,進而抗拒吃副食品。

  • 食物味道或口感不合:副食品味道過於清淡或缺乏變化,或是質地過於單一(太稀或太硬),都可能讓寶寶失去食慾。例如有些寶寶不喜歡太軟的食物,喜歡有顆粒感的口感。

  • 餵食時間與飢餓狀態不當:若餵食時間選錯,寶寶可能不餓或太餓(只想喝奶),都會拒絕吃副食品。理想時間是在兩餐奶之間或喝奶前約一小時。

  • 吃飯前喝太多奶或水:喝太多含熱量的飲品(如牛奶、豆漿)或水會佔據胃容量,降低寶寶的飢餓感,影響進食意願。

  • 環境干擾:吃飯時環境過於吵雜,如電視聲、玩平板或周圍其他小朋友玩耍,容易讓寶寶分心,不專心吃飯。

  • 生理不適:如長牙或生病時,寶寶身體不舒服,可能會拒絕吃副食品,這時不必強求,待狀況改善後再餵食。

  • 零食吃太多:餐與餐之間吃太多零食,導致寶寶沒有飢餓感,也會影響正餐的食慾。

綜合以上,寶寶拒絕吃副食品多半是因為生理、心理及環境因素交互影響。家長可透過耐心多次嘗試、減少餵食壓力、調整食物口感與味道、選擇適當餵食時間及營造安靜環境等方式,幫助寶寶逐步接受副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