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睡眠週期與成人不同,且隨著年齡成長逐漸發展成熟。新生兒(0~3個月)睡眠週期主要分為「非快速動眼期(NREM)」和「快速動眼期(REM)」兩階段,約有一半時間處於淺層睡眠,因此容易醒來,需要較長的睡眠時間,每天約16小時左右。隨著寶寶成長,約4個月後,睡眠週期開始發展成成人相似的四階段模式(NREM三階段加REM),睡眠週期約40~50分鐘,比成人90分鐘的週期短。

父母如何配合調整寶寶的睡眠:

  • 建立晝夜節律:新生兒褪黑激素分泌不足,無法分辨白天黑夜。父母可透過白天讓寶寶多接觸自然光、保持清醒和活動,晚上則營造昏暗安靜的環境,幫助寶寶建立日夜觀念。

  • 調整睡眠時間分配:寶寶2~3個月時,白天睡眠時間會縮短,建議白天睡眠不超過4~5小時,將睡眠時間集中在夜晚,逐步培養夜間長時間睡眠習慣。

  • 應對睡眠週期轉換的半清醒狀態:寶寶在睡眠週期轉換時會有短暫半清醒,可能哭鬧或翻身。父母可嘗試輕聲安撫,避免過度刺激,幫助寶寶重新入睡。

  • 睡眠環境營造:保持睡前環境安靜、光線柔和,避免刺激性遊戲,讓寶寶安心入睡。夜間餵奶或換尿布後,盡快將寶寶放回床上,避免完全醒來。

總結來說,父母應根據寶寶不同成長階段的睡眠週期特性,透過調整日夜節律、睡眠時間分配及營造適合的睡眠環境,配合寶寶的生理需求,幫助寶寶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促進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