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獨立睡眠的發展階段與建議主要可依照月齡與睡眠生理變化來劃分,並搭配適當的睡眠習慣培養:
發展階段
-
0-3個月
新生兒的睡眠週期約50分鐘,睡眠時間長且分散,總睡眠時數約15-17小時,夜間睡眠尚不穩定,褪黑激素分泌尚未成熟,日夜分辨能力弱。此階段寶寶多為「吃飽睡、睡飽吃」模式,需父母密切照顧。 -
4-6個月
褪黑激素分泌開始穩定,寶寶逐漸建立晝夜觀念,睡眠時間約13-16小時,夜間睡眠時間拉長,白天小睡次數減少。此時期寶寶開始有較規律的睡眠週期,夜醒次數減少。 -
7-12個月
寶寶睡眠週期更穩定,白天小睡2-3次,夜間能睡過夜,總睡眠時間約11-14小時。此階段是培養寶寶獨立入睡的黃金期,父母可開始嘗試讓寶寶自己入睡,減少依賴抱睡或搖睡。 -
1-2歲
睡眠時間約9-13小時,寶寶開始經歷分離焦慮,睡眠自主性增強,但可能會有睡眠抗拒現象。
建議
-
建立規律作息
盡量固定睡覺與起床時間,幫助寶寶建立生理時鐘,促進晝夜分明。 -
培養獨立入睡習慣
在寶寶7個月後,可嘗試讓寶寶在床上自行入睡,避免過度依賴抱睡或搖睡,幫助寶寶學會自我安撫。 -
白天適度活動與小睡
白天讓寶寶多活動,並安排2-3次小睡,但避免傍晚小睡時間過長,影響夜間睡眠。 -
安全睡眠環境
確保嬰兒床安全,睡眠環境無危險物品,並鼓勵寶寶在仰睡姿勢下睡眠,降低嬰兒猝死症風險。 -
觀察個體差異
每個寶寶的睡眠需求不同,父母應觀察寶寶的睡眠狀況,靈活調整作息與睡眠時間。
透過以上階段的了解與建議,父母能更有信心地陪伴寶寶逐步建立獨立睡眠的能力,促進寶寶身心健康發展。